这是《自控力》前三章的读书笔记。
在数百万年前,茹毛饮血的时代里,原始本能使人类得以延续。比如,喜欢甜食和油脂帮助我们获得更多能量,对密集物体感到恐惧帮助我们远离蜜蜂和蚂蚁……
进化保留了曾为我们效劳的本能,即使有些本能如今会给我们带来麻烦(如肥胖症)。好在我们也进化出了克制冲动和本能的自控系统,它能使我们更多地考虑长远利益,少吃东西、少玩游戏、多学习。
有些神经学家甚至认为,我们的脑袋里有两个自我。一个自我任意妄为、及时行乐,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、深谋远虑。
自控与本能
我们总是在两个自我之间摇摆不定。在自我对抗的过程中,如果自控系统能占上风,原始本能被你抛在一边,文明人不再被原始冲动所累,那该多好?
可别这么想。研究者发现,对于健康、幸福和意志力来说,原始的恐惧和欲望至关重要。这里有一个案例:一个年轻女子在手术中伤到了中脑,无法感受到恐惧和厌恶。恐惧和厌恶正是两种关于自控的本能。她养成了暴食的习惯,非要把自己吃吐才罢休,而且经常对家人产生性冲动。这可不是个有自控力的典范。
如果没有了欲望,人们就会变得沮丧;如果没有了恐惧,人们就没法保护自己、远离伤害。在意志力挑战中获胜的关键,在于学会利用原始本能,而不是反抗这些本能。
在某些时候,自控系统和生存本能会相互协作,帮助我们作出更好的选择。想象一下,你正穿过一家百货商场,突然,一个明晃晃的东西吸引了你的眼球。你的内心大声尖叫“买下它!”你看了看标签牌——8999元。研究表明,在看到这个惊人的价钱之后,你的大脑会本能地对这个价钱产生疼痛的感觉。和你被人打了一拳时,大脑的反应如出一辙。这种本能的打击能让你的自控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。这样一来,你就不需要费尽全力去抵制诱惑。
无论是为了享乐还是适应环境,原始本能都很有用。
自控与压力
有时,我们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压力,比如拖到最后一分钟、批评自己太懒、说自己没有自控力,以此来激励自己。或者,我们会通过对别人施加压力来敦促他人。
这在短期内可能有效,但从长远的角度看,没有什么比压力更消耗意志力了。科学洞见告诉我们,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。压力和自控的生理学基础是互相排斥的,他们将能量和注意力引向不同的方向——前者让身体获得能量,后者让大脑获得能量。
这就是说,如果我们想更好的应对挑战,就需要更有效地管理压力、照顾自己。
然而,自控也是有代价的,它需要大量能量,真正的身体能量。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,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,增大患病的概率。
试图控制所有的思想、情绪和行为是一剂毒药,会给你带去过重的生理负担。完全控制自己想什么、感觉什么、说什么或者做什么也是不可能的。
而且,如果你想立即控制自己或是改变太多事情,你就可能彻底消耗掉自己的体力。这些失败并不说明你的品德有问题,这是意志力的天性。
自控的肌肉模式
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,它被使用之后会渐渐疲惫。而如果你不让肌肉休息,你就会完全失去力量。极端情况下,自控可能导致失控。
人类自控力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殆尽。每当你试图对抗冲动的时候,无论是避免分散注意力、权衡不同的目标,还是让自己做些困难的事情,你都或多或少使用了意志力。
如果意志力是有限的,那是不是说我们努力实现最重要的目标注定会失败?
我们生活的社会几乎每时每刻都要求我们做到自控,那是不是说我们注定成为毫无意志力的僵尸,漫无目的地游走于世间,只为寻求一时之快?
幸好,我们能通过一些方法克服意志力枯竭,同时提高自控的能力。
你可以通过了解自己来更明智地规划日程,以便在意志力耗尽的时候克制住自己。
你也可以控制自己以前不会去控制的一些小事,以此来训练自控力。例如:不说某些口头禅、坐下的时候不跷脚、用不常用的手吃饭和开门、每天冥想五分钟、每天早上做10个仰卧起坐、记录支出情况、记录上网时间。
和肌肉一样,我们的意志力也遵守“要么使用,要么消失”的法则。
如果我们想增强自控力,就要考虑如何支撑住最疲惫的自己,而不是指望最理想的自己突然出现来拯救生活。